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近日在线发表了我校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周晓明教授课题组和美国专家合作研究新成果“Behavioral training reverses global cortical network dysfunction induced by perinatal antidepressant exposure”。这是继该课题组连续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Cerebral Cortex》发表相关研究论文(J Neurosci 2014, 34:5406-5415; Cereb Cortex 2014, doi:10.1093/cercor/bhu258)后,在成年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环境可通过改变脑可塑性影响个体的行为及认知。研究特定环境诱导的脑可塑性及其行为输出有助于了解行为的神经基础,并矫治相关的行为及认知异常。自闭症和大脑中一些与学习、记忆及情绪相关的神经网络和信号分子异常密切相关。由此引发的一些神经性功能障碍(包括行为及认知异常)目前并没有非常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该研究在抗抑郁药物诱导的自闭症动物模型上发现,通过强化听知觉训练诱导脑可塑性可有效改善听觉大脑皮层对声音时间信息的编码能力以及个体的听觉分辨行为。更重要的是,在中缝背核、前额叶及纹状体等大脑区域中一些与自闭症密切相关的五羟色胺能及多巴胺能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PNAS》评论指该研究“提示神经系统针对性的听知觉训练有助逆转自闭症相关的感觉和认知障碍及其脑信号分子表达异常”。通过诱导脑可塑性以逆转感觉系统功能异常将为大龄儿童和成年人感觉障碍及其它相关的精神性疾病(例如自闭症)提供潜在的有效治疗途径。
周晓明课题组长期聚焦在脑可塑性及其机制研究,已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及《Cerebral Cortex》等发表了多篇具国际影响力的研究论文,并获2014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浦江人才计划以及启明星(跟踪)计划等的经费支持。
相关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5/01/27/1416582111.abstract
听知觉训练逆转自闭症动物模型感知障碍及相关脑区特定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